陶氏膜元件的工作原理基于膜分離技術,核心是利用膜的選擇性透過性,在外界驅動力(如壓力、濃度差等)作用下,實現(xiàn)不同物質的分離。
?
1. 反滲透(RO)膜元件 —— 壓力驅動的高精度分離
反滲透是陶氏膜元件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之一,其工作原理基于 **“滲透與反滲透” 現(xiàn)象 **:
滲透:當純水與含溶質的溶液被半透膜隔開時,水分子會自然從純水側通過膜流向溶液側,直到兩側滲透壓平衡。
反滲透:若在溶液側施加超過其滲透壓的外部壓力,水分子會反向流動(從溶液側透過膜進入純水側),而溶質(如鹽離子、有機物等)因無法透過膜被截留。
陶氏反滲透膜的核心是聚酰胺超薄分離層(厚度約 0.2μm),其孔徑僅約 0.1 納米(nm),僅允許水分子通過,而絕大多數(shù)離子、大分子有機物等被截留,從而實現(xiàn)高純度水的制備。
2. 納濾(NF)膜元件 —— 選擇性截留小分子物質
納濾膜的工作原理介于反滲透與超濾之間,同樣以壓力為驅動力,但膜的孔徑更大(約 1-10 納米),且對特定物質具有選擇性截留能力:
能截留二價及多價離子(如鈣、鎂離子)、分子量較大的有機物(如蔗糖、染料),但允許部分一價離子(如鈉離子)和小分子物質通過。
應用于軟化水、去除有機物、物料分離(如食品工業(yè)中糖液提純)等場景。
3. 超濾(UF)膜元件 —— 篩分原理分離大分子
超濾膜的工作原理基于“篩分效應”,膜孔徑較大(約 1-100 納米),驅動力為壓力差 :
允許水分子、小分子溶質(如無機鹽)通過,而截留分子量較大的物質(如膠體、蛋白質、細菌、病毒、懸浮顆粒等)。
無需極高壓力(操作壓力通常低于 1MPa),主要用于預處理(如反滲透系統(tǒng)的前置過濾)、廢水凈化、食品飲料澄清等。